考證鏈接:公冶長在淮安府有墓
知道公冶長的人不一定多。但只說一句,他是孔子的女婿,這就夠驚人。
如果再說一句,公冶長在淮安府原來有墓,是不是更令人吃驚?
孔子嫁女
魯昭公九年(前533)孔子19歲,娶宋人后裔亓官氏為妻。一年后丌官氏為孔子生了兒子。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,孔子便為兒子取名為鯉,字伯魚。接著,亓官氏還為孔子生下一個女兒。之后孔子休妻。魯哀公十年(前485),亓官氏早孔子七年去世。
孔子有個弟子叫公冶長!墩撜Z》中的第五篇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。該篇第一段,就講孔子把女兒嫁給了他。
公冶長有何德何能,能讓大圣人孔子看上他?何況他出身貧寒,還身陷過囹圄。原來他有一技之長——會鳥語。
傳說公冶長一次在打柴時干涉了白蛇的“出軌”,白蛇的丈夫黑蛇就托夢給他,說明天一早吃了門上的肉就能聽懂鳥語。公冶長第二天醒來一看,果然門上有肉,他就吃了,便聽懂了鳥語。
公冶長出獄后,拜孔子為師,終生治學而不仕。他的學識和品德也深得孔子賞識?鬃記]有因為他坐過牢而小看他?鬃诱f:“可妻也,雖在縲紲之中,非其罪也!”之后把女兒嫁給了他。孔子的女兒為公冶長生了兩個兒子,一個叫子犁,早亡,一個叫子耕。
墓在諸城,淮安也有
公冶長,復姓公冶,名長,字子長,春秋時魯國人,世居諸邑公冶場村(今山東省濰坊市的縣級市諸城市賈悅鎮(zhèn)近賢村)。約生于周景王二十五年(前520)。他在孔子72高足中名列第28位。魯國國君曾要授予他大夫,讓他為官。但他回歸故鄉(xiāng),在家鄉(xiāng)城頂山上蓋了三間草屋棲身、教書,最后于周元王六年(前470)老死山中,享年50歲。鄉(xiāng)人將此山改稱“書院山”,建立公冶祠,后人稱此祠為“書院”,還題有“先賢公冶子長讀處”石碑,石碑至今尚存,F(xiàn)該處已成為諸城名勝之一。
但淮安府也有公冶長的墓。
日本有個著名的間諜叫宗方小太郎(1864—1923),字大亮,號北平。1884年秋,才20歲的他來到中國上海,三年后開始間諜活動,是在中國步行游歷最廣的間諜。1923年2月3日,宗方小太郎因腎炎發(fā)作病逝于上海。將死之際,日本大正天皇特授予他“從五位、勛三等”之榮譽。他身后留有《宗方小太郎日記》手稿,手稿始于1887年1月3日,止于1923年1月15日,涵蓋了他在中國的所有活動。
手稿中記載,光緒十三年(1887)他來到淮安府。他對淮安府地理位置、歷史沿革、經(jīng)濟、吏治、漕運、城建、運河等詳細記錄后,說到了淮安府的古跡,其中明確說:“府治有韓信及漂母祠,府西又有胯下橋,信少年時受辱之地也。另有公冶長墓及韓臺等古跡!
近閱劉懷玉先生《閑話岔河鎮(zhèn)》一文,其中說到,清代岔河鎮(zhèn)屬于山陽縣(淮安府治)的一個大鎮(zhèn)。文中引用了天啟《淮安府志》里方尚祖的一首排律《淮郡志古》:
元王存祀廟,公冶吊荒阡。
城列柘塘塢,碑珍娑羅鐫。
伶臺誰載酒,麗澤待銜鳣。
水教軍容盛,球拋殿曲闐。
西遼曾蹕駐,光孝布檀旃。
劉先生文章說:“這10句詩說了(淮安府)10處古跡,依次是:楚元王廟在上坂街;公冶長墓在城東;柘(zhè)塘塢在岔河;娑羅樹碑在府衙;劉伶臺在古淮河邊;麗澤亭在府學泮池水上;水教亭在西門外;夢中水殿中觀宮女戲球,山陽蔡繩有拋球曲;西遼城在城東二里,相傳唐太宗征遼駐兵于此;光孝禪寺在府署東,正統(tǒng)四年朝廷敕賜藏經(jīng)、寶鼎!
由劉先生文中的天啟《淮安府志》里方尚祖的一首排律,加上《宗方小太郎日記》手稿記載,淮安府有公冶長墓當是可信的。只是為什么淮安府會有公冶長墓?公冶長何時到過淮安又為何死在淮安?筆者尚不清楚,還請方家指教。